Pages

Sunday, July 26, 2020

《老照片說故事》我的小學母校 - 世界日報

sandratersandra.blogspot.com

一九三九年我七歲,住在老家青田縣高市村,八月的一天,母親帶我去村裡的小學報名。

老師翻開語文課本第一課,上面畫著一隻可愛的小貓在跳躍,課文只有六個字:小小貓,跳跳跳。

第二課畫著一隻貓,又加了一條狗,課文是:小貓跳,小狗叫。我一看,就喜歡上讀書和上學了。

我們這所村小歷史悠久,聽說是前清的養正書院留下來的,原先設在祠堂裡,村裡的子弟,包括我父親,都在裡面念過書。三○年代初,村裡的先賢籌資修建一所新式的三層教學樓和一座教師宿舍,教學樓一、二層是教室,三層供家遠的學生寄宿。在三○年代,她就成了我們縣裡遠近聞名的最佳小學,負笈來此求學的不絕於途。

我的教室在一樓最裡面,我和同時進校的新生坐在教室一側,另一側是半年前進校學生,他們比我們高一個學期。上課時,老師給我們教點新內容,布置我們自己讀或寫,然後她去教另一側的學生。

後來我聽說這叫複式教學,因為同一時間進校的學生人數不多,只坐滿半個教室,複式教學能發揮教師的最大能量,能同時教更多的學生。

我們修語文和算術兩門課。上算術課要求我們準備一塊石板,是一塊比課本略大的黑灰色的薄石板,四邊鑲著木框,可以塞進書包。寫字是用一種鉛筆粗細的石條,在石板上列出算式計算。

石板可寫了擦,擦了寫,重複使用,節約用紙。我不小心把石板掉在地上摔裂了縫,但還可以使用。

下了課,我們在教室前面玩耍,平平的水泥地上畫出方格,同學教我玩「跳房子」,我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孩子,上學前沒有見過這種新遊戲,我玩得很興奮。

不久,老師帶我們去遠足,目的地是離村三、四里的觀音廟,路不遠,但是我從來沒有去過。廟前一條小溪,水很淺,老師讓我們到溪裡翻螃蟹,我們抓了不少,老師用細線綁住,讓我們用細竹竿高高舉著、雄赳赳地回來。

元旦時學校裡舉行同樂會,舞台兩側的柱子上貼著對聯,是高年級一位毛筆字寫得好的同學寫的,大家連番稱讚,母親勉勵我向他學習。

其中一個節目是,演員躺在柴堆上,不時把吊在空中的一節東西送到嘴裡舔一舔,我看得莫名其妙,不知什麼意思。大人告訴我這是勾踐在臥薪嘗膽,以苦勵志,這是我聽到的第一個歷史故事。當時全國處於抗戰的艱苦時期,人民都在臥薪嘗膽。

一九四○年,母親帶我離開家鄉去湖南和父親團聚,由於戰亂,經常逃難,我再沒有上過小學,在老家讀「小小貓,跳跳跳」那學期是我唯一的小學學歷。

二○○七年我七十五歲回老家,到我讀「小小貓」的教室看看,孩子們聽說我這個老頭七歲時也在那裡讀過書大為驚訝,圍著我問這問那。

教學樓作為文物保存,容顏依舊,只是旁邊添加了磚石的乒乓球台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July 26, 2020 at 05:04PM
https://ift.tt/32UrUFF

《老照片說故事》我的小學母校 - 世界日報

https://ift.tt/3edVbhw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